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38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826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809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次仁央宗  柯宗建  陈丽娟  尼玛吉 《气象》2016,42(11):1342-1350
利用西藏地区1980-2013年夏季降水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西藏地区夏季降水主模态季节内变化特征,尤其是盛夏7和8月降水异常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结果表明:西藏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季节内变化,6和7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7和8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的相关关系明显减弱。西藏地区7和8月降水偏多年,西藏地区上游低层纬向风场均呈西风异常,但是水汽来源有差异;同时欧亚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存在显著差异。西藏7月降水与南亚高压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南亚高压偏强/弱时,降水偏少/多。西藏8月降水与南亚高压的位置关系更密切,南亚高压偏南/北,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常规资料、14:00加密探空、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3年6月18日和2014年6月23日南疆西部两次强冰雹环境场及物理机制,表明两次冰雹环境场有相同之处:在环流经向度较大的中亚低涡背景下,前期有明显降水,傍晚前后由中亚低涡后部西北气流下产生,高空干冷平流、低层暖湿环境、较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及低层辐合线或切变线为冰雹天气提供了强不稳定层结和动力触发条件,为冷平流强迫类型。但两次冰雹中亚低涡位置、强度、物理机制变化等有所不同:"6·18"中亚低涡压至南疆西部,低涡强,西北风大,而"6·23"中亚低涡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位置偏北,低涡较弱,西北风较小;"6·18"偏西北气流、风(垂直)切变、强回波伸展高度、层结不稳定、水汽及动力等变化均较"6·23"明显偏强;"6·18"的0℃层和-20℃层的高度均比"6·23"的低300~400 m;"6·18"低层南疆盆地偏东风日变化明显,即傍晚到夜间增强,山前东西风辐合促使上升运动发展,并有明显的中尺度垂直环流圈,而"6·23"低层为西北风风速辐合及与偏东风的切变。  相似文献   
103.
阿利曼  王君  冯锦明  李秀连 《大气科学》2016,40(5):1073-1088
本文利用1979~2014年NCEP-DOE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区域2375份航空器空中颠簸报告资料,研究中国东部区域高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简称“海温异常”;空间范围:5°S~5°N,120°~170°W)的关系以及产生这种关系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高空颠簸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之间存在显著时空相关关系,其原因是高空纬向风引起的垂直风切变是构成高空颠簸时空分布的主导因素。中国东部夏季高空颠簸与海温异常存在正相关关系;冬季呈现南北两个正负相关区:以30°N为界,北部区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南部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30°N急流轴附近区域无显著相关关系。海温异常影响中国高空颠簸时空分布的可能原因是海温变化引起对流层高层温度出现异常,进而影响温度的经向梯度,导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出现异常(夏季,急流轴南侧出现西风异常;冬季,急流轴北侧出现东风异常,南侧出现西风异常)。高空纬向风的变化导致纬向风的垂直梯度和经向梯度出现异常,最终影响高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层高层温度的异常变化可能是由与热带海温异常相关的平流层水汽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4.
近十几年,热带印度洋对全球气候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热带印度洋气候态特征、海温海盆一致模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方面回顾了这些研究工作,并且对这些研究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5.
青藏高原和亚洲夏季风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洲夏季风环流受海陆和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大地形的热力作用调控.亚洲季风所释放的巨大潜热又对大气环流形成反馈.这种相互反馈过程十分复杂,揭示其物理过程对理解气候变化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提高天气预报及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十分重要.夏季北半球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存在庞大的南亚高压(SAH)以及强大的对流层上层温度暖中心(UTTM).本文介绍了温度—加热垂直梯度(T-QZ)理论的发展,并用以揭示SAH和UTTM的形成机制.指出沿副热带欧亚大陆东部的季风对流潜热加热及其中西部的表面感热加热和高层长波辐射冷却是导致SAH和UTTM在南亚上空发展的原因.文中还介绍了Gill模型用于上部对流层研究的局限性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6.
聂锋  廖治杰  徐勇 《气象科学》2016,36(1):20-2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研究冬季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关系,发现冬季东亚高原急流与温带急流同期反向协同变化特征最为显著。即高原急流增强,同时温带急流减弱(SW型)和高原急流减弱,同时温带急流增强(WS型)。当高原急流增强(减弱)而温带急流减弱(增强)时,中国南方地区降水显著增加(减少)。合成分析表明,不同急流协同变化型态下冷暖空气活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高原急流与温带急流的反向协同变化可以真实反映与冬季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相关联的冷暖空气活动特征,进而导致不同降水形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7.
7月不同形态南亚高压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48—2013年7月南亚高压多中心特征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存在1至5个中心不等,其中以双中心类和三中心类为主,占总样本数的82%,其次是单中心类,占总样本数的14%,四中心类和五中心类仅占总样本数的3%。2)根据高压中心个数、经向位置和环流特征,将不同类高压分成了不同型,其中单中心类分为Ⅰ1型和Ⅰ2型,分别占该类的44%和56%,双中心类分为Ⅱ1型、Ⅱ2型和Ⅱ3型,分别占该类的66.7%、18.5%和14.8%,三中心类仅考虑了Ⅲ1型,占该类的67%。3)Ⅰ1型高压中心在伊朗高原上空,Ⅰ2型高压中心在青藏高原上空,Ⅱ1型两高压中心分别在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空,Ⅱ2型两高压中心分别在伊朗高原和我国东部西太平洋上空,Ⅱ3型两高压中心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我国东部西太平洋上空,Ⅲ1型三个高压中心分别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和我国东部西太平洋上空。4)不同类型的高压中心所在地区高层位势高度场和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场都表现为显著正异常,且不同区域温度场异常的维持机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8.
余荣  江志红  马红云 《大气科学》2016,40(3):504-514
本文利用NCAR开发的CAM5.1(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1)模式,针对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下垫面发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群发展可能使得南海夏季风提前1候爆发;机理分析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引起的陆面增温,使得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南北温差提前逆转、中国东部区域海平面气压降低,导致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西南气流加强,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降水增加,而凝结潜热垂直变化强迫出的异常环流,促进了南亚高压的加强及提前北跳,相伴随的高层抽吸作用有助于季风对流的建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减弱东撤,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高低层环流条件,导致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另外,观测结果表明1993年之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日期相对上一个年代明显提前约2候,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时间段的吻合,表明城市下垫面发展可能是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hropogenic signal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distributions over Korea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using AOT time-series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AOT observation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the atmospheric quality, had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000–2010). Comparing metro cities or counties with similar populations, western regions showed higher AOT values than eastern regions. Particular matter with a diameter < 10 µm (PM10), including aeolian dust or yellow dust, is the primary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and their transport into the region has shown a strong seasonal pattern with its peak from March to April and low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These seasonal dust patterns, however, did not correspond well to temporal AOT records, which typically reached the maximum level in June nationwide. Rather, widespread regional fire events and humidity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AOT time-series. This correlation rapidly increased as the range of fire occurrence was extended to the west as far as 115°E. The relative humidity also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OT during the month of June. In addition to urban emission of anthropogenic aerosols, regional biomass burning and secondary growth of hygroscopic aerosols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the degrad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non-Asian Dust season over the Korean Peninsula.  相似文献   
110.
Land managers responsible for invasive species removal in the USA require tools to prevent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LB) from decimating the maple-dominant hardwood forests of Massachusetts and New Engl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SDMs) and spread models have been applied individually to predict the invasion distribution and rate of spread, but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models can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s of species spread over time when habitat suitability is heterogeneous across landscapes. First, a SDM was fit to 2008 ALB presence-only locations. Then, a stratified spread model was generated to measure the probability of spread due to natural and human causes. Finally, the SDM and spread models we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ALB spread in Central Massachusetts in 2008–2009. The SDM predicted many urban locations in Central Massachusetts as having suitable environments for species establishment. The combined model shows the greatest risk of spread and establishment in suitable locations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epicentre of the ALB outbreak in Northern Worcester with lower risk areas in suitable locations only accessible through long-range dispersal from access to hum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risk map achieved an accuracy of 67% using 2009 ALB locations for model validation. This model framework can effectively provide risk managers with valu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timing and spatial extent of spread/establishment risk of ALB and potential strategies needed for effective future risk management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